当前位置:234百科 > 情感 > 正文内容

中南置业爆雷不给钱怎么办 中南置业资金链

小风采月2023-03-29 00:25情感222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中南置业爆雷不给钱怎么办,以及中南置业资金链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融创爆雷,楼盘烂尾,业主们该怎么办?

有业主在反映,由融创旗下公司开发的中原大观建筑施工进展不顺,原定于今年下半年交付的几栋楼施工进程已近乎停滞。其实几乎所有房企的资金都很紧张,那么购房者在开发商暴雷期通过什么措施规避风险。

不涉及违约风险下能退款的可以选择拿钱离场。由于开发商此时资金链断裂,可能财务已经被冻结,只进不出,如果选择此路,购房者可能还被视为违约,被开发商反诉风险较大,钱大概很难直接要回。

尽快办理过户,以此排除被查封的风险。物权法规定,房屋以过户登记视为物权变更,过户之后购房者成为所有权人,法院无权将房屋视为开发商财产,不在查封范围内。

无法过户的,尽快督促开发商登记过户,将未及时登记过户原因归责于开发商,其次尽过拿钥匙,实际占有和使用房屋。此种情况下,有针对性再满足已支付一定比例购房款等条件,房屋所有权将以此受到保护,不在查封拍卖范围内。

烂尾楼盘业主该如何保护自身利益。购买停工、烂尾楼盘的业主们无论是全款支付还是贷款购房都希望自己购买的房屋能够尽快交付,特别是贷款购房的业主们,面对开发商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给付,房屋一直无法到手,但银行每月的催贷通知却从未停止,面对这种情况,业主们该如何维权?找谁维权?

如果是房屋还没有出现交付问题的业主,业主们可以查询自己的购房款是否进入了监管账户,需要拿上身份证和购房合同,到购买房屋所在地区的住建局的资金管理中心查询,就可以知道购房款是否进入监管账户,如果没有,马上采取行动,到住建局举报开发商、到银保监举报放贷银行。

因预售资金未进监管账户,银行违规放贷而导致房屋已经出现交付问题的业主,他们更多的选择做出“强制停贷告知书”。

银行违规放贷而导致房屋已经出现交付问题的业主要求停还房贷获高院支持的案例,具有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可以看出,法院对于有过错的银行要求其承担责任的态度,为维权业主们提供了法律上的支持。

今天,房地产行业迎来多条利好消息

3月16日,关于房地产行业有多条利好消息传出。当天,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会议指出,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关于房地产企业,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

此后,包括银保监会、央行、证监会、外汇局等在内的各大部门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国务院金融委会议精神,其中均有提及房地产行业。在业内人士看来,多部门密集表态,这有助于房地产行业的积极健康发展。

受利好消息影响,3月16日地产板块以及物业板块回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当天下午收盘,A股市场,在房地产板块,125家企业股价上涨,新华联涨停,泰禾集团、苏州高新、珠江股份涨超9%,蓝光发展涨超近9%,格力地产、大龙地产涨超6%,万科A、阳光城涨超4%,金地集团、招商蛇口、华夏幸福、中南建设、绿地控股涨超3%。H股地产股方面,205家企业股价上涨,新城悦服务、华润万象生活、旭辉永升服务涨超25%,龙光集团、旭辉控股、中海物业、银城生活服务、中原建业、中国奥园涨超20%,其他诸如中国金茂、龙湖集团、绿城服务、保利物业、碧桂园服务等涨幅超过15%。

银保监会、央行等密集发声,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

其中,银保监会明确,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持续完善“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房地产长效机制,积极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变发展方式,鼓励机构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重点支持优质房企兼并收购困难房企优质项目,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央行表示,坚持稳中求进,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平稳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证监会明确,继续支持实体经济合理融资,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有力有效化解房地产企业风险,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外汇局也指出,配合有关部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台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及时回应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稳定市场预期,共同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值得关注的是,3月16日,关于房地产税改革试点,也有重磅消息释放。

据新华社报道,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房地产税改革试点依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进行,一些城市开展了调查摸底和初步研究,但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称:“今年内不扩大房地产税试点,对于当下处于深度调整过程中的房地产市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预计3月房地产政策将加快出台,支持力度将更大

在国务院金融委会议后,几大部门表态,均涉及房地产行业。在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这打响了今年房地产业发展的第一声“春雷”。这是继去年央行金融机构座谈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又一次重要的政策表述和内容。

2021年下半年以来,融资收紧叠加销售速度回落,导致房企现金流压力进一步加大,房企爆雷成了热词,房企面临资金压力、信心不足双重困难。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认为,此次国务院金融委会议释放了积极信号,房企风险的化解,需要政府、房企、金融机构协同,使资金、资源在行业内重新配置,甚至给部分房企创造有序退出或转型的条件。

对于一天内多部门发声以及多条利好消息,严跃进表示,如此密集的表态,体现了放松和支持房地产的信号,说明房地产市场影响之大,这对于房企的业务开展和购房者的入市等都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房地产市场行业的积极健康发展。预计3月下旬会有各类支持政策出台,政策出台的节奏将更快、扶持的力度将更大,将为房地产业带来积极的动力。

严跃进进一步表示,银保监会、央行等多个部门表态也说明金融主管部门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关注,这对后续各省市金融部门开展房地产工作将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一城一策”也会积极落实。

新京报记者 段文平

编辑 武新 校对 杨许丽

中南暴雷后房子都会烂尾吗

会。

随着中南置地开发商暴雷,资金链断裂,随着房产行业下降,暴雷房企日渐增多,直接导致楼盘停工,无法按期收房,全国各地烂尾楼数量日益剧增。

中南重工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后,公司将丧失对其控制权,中南重工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446家房企宣布破产!“80%开发商死掉”真的要来?

临近年关,许多房企的日子正在变得异常辛苦。销售遇冷、拿地困难、债务违约阴霾笼罩,承受重重压力的房企坦言“活下去太难”。

据人民法院公告网显示,截至11月20日,房地产开放商的破产数量已经高达446家,平均每天就有1.5家房地产企业倒地破产,创下历史记录。

从海外市场高息举债到频频出售地皮及项目股权回笼资金,再到降价销售、鼓动“公司全员卖房”,一系列动作背后都透露着房企身处的困境:“缺钱”。糟糕的是,在政策持续收紧的背景下,房企融资却面临多重阻碍。

毫无疑问,房地产“暴涨”大戏已经落幕,行业凌冬已至。经济学家马光远曾断言,“未来中国将只有20%的开发商活下来,80%的开发商都会死掉!”。这也意味着,这张房企破产名单还将继续增加。

房企“破产潮”开启

年内近450家已经出局

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2019年的冬天早已开始。在行业融资“紧箍咒”下,金融去杠杆直接压垮了不少房地产公司,部分还不得不面临着出局的命运。

据人民法院公告网显示,截至11月20日,房地产开放商的破产数量已经高达446家,平均每天就有1.5家房地产企业倒地破产,创下历史记录。

在这张长达30页的房地产破产名单中,多数为三四线城市的中小房企,但也不乏一些知名度较高甚至跻身百强的知名房企。

过去,房地产行业都被视为最赚钱的行业,因房地产致富的老板不胜枚举,如今,一年可能接近500家房企走向破产结局,实属历史罕见。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近期,一份来自广东证监局的监管罚单可能透露着当下房企深陷的普遍困境。

11月14日,广东证监局对外公布了对颐和地产信披与违约等违规行为的情况以及对公司董事长予以警示的行政监管措施。据广东证监局调查,截至5月31日,颐和地产共有9笔超过1000万的未披露到期债务违约,合计金额超过50亿元。

债券违约的导火索很快引爆了颐和地产这家老牌房企的资金问题,而这只是行业普遍面临的资金危机的冰山一角。

10月,三盛宏业集团董事长现场洒泪的图片刷屏朋友圈,原因是三盛宏业集团难以向员工兑现公司理财。随后,三盛宏业因涉及交叉违约条款被中诚信托查封旗下资产,并宣布该信托计划提前结束。曾是地产百强企业的三盛宏业,如今则需要成立临时监管小组来推进债务重组。

更早之前,宁波首富熊续强掌管的上市房企银亿集团突然申请破产重整,消息流出后也引来市场热议。6月17日中午,上市公司ST银亿发了公告,银亿集团、银亿控股已于2019年6月14日向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重整。一家原本400亿市值的公司很快跌落到50亿市值。

从资金吃紧、销售紧张到债务问题集中爆发,几乎所有出现问题的房企都经历着相似的过程。行业拐点的过程中,让不少房地产企业感受到了凌冬已至的阵阵寒意。

不少房地产大佬还公开发表了对地产投资的看空言论,引来网友热议。近期,万通集团创始人冯仑就公开表示,“楼市政策太过严格,现阶段持有房产根本就没有意义,如果自己手里有多余的房产,就会卖了换成别的流动性大的资产。”

高杠杆模式难以为继

房企普遍融资困难

事实上,不仅是中小房企集体破产,过去经营良好的大中型房企也开始频频“爆雷”。除了上述知名房企之外,今年五洲国际、新光集团等先后爆出资金链危机。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背后的信号十分明显,那就是房地产高周转、高杠杆、高负债的商业模式已经走向终结,房地产的“高光时刻”不再出现。

北京某中型房地产企业负责人表示,过去大家积极拿地、集团发展多元化业务,依赖的是持续不断的现金流和不受限制的高杠杆。如今这种高杠杆扩张的模式,却成为压垮房企的沉重枷锁。“财务杠杆过高、资金断流、融资跟不上、借钱还不了,这就是很多公司活不下去的原因。”

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认为,现在涉及违约或严重流动性困难的房企以小型房企为主,且这些企业多在业务扩张或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财务数据上看,财务费用率快速上升、筹资现金流恶化、现金短债比快速下降是房企违约前比较常见的现象。高杠杆是违约房企比较一致的财务特征,多数违约房企的净负债率在100%以上。

一边是资金问题日益紧张,一边却是各种融资渠道的“关闭”,房地产企业面临着双面夹击,导致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

11月15日,深交所披露,美的置业一笔债券被中止审核,该债券拟发行金额为10.13亿元,债券类别为ABS。与此同时,近期先后有鑫苑供应链1-10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融创长租公寓一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等两家公司ABS项目先后被“终止”。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两个月,房企获批的ABS产品不足5只。

在股权融资市场,涉房融资项目趋于停滞状态。据了解,目前多家上市房企的定增项目仍处于停滞状态,而其他上市公司若融资项目涉及房地产业务,也会受到监管的从严审核以及反复问询。

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约有19家上市房企发布定增的预案(部分修改定增预案),但仅有4家被证监会核准,而中洲控股、新城控股的定增方案早在2016年就已经被证监会受理,近期的进展也仅仅是发审委通过,尚未拿到批文。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对于房地产项目融资的严格程度已经从上市房企扩散到其他行业的上市公司。在多家上市公司推动再融资项目时,监管层都会对发行人提出问询,“补充披露公司和子公司是否存在房地产业务”、“未来是否会有开发和销售房地产计划”、“定增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房地产调控的监管政策”等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之所以强化再融资涉房业务的审核,主要目的是防止一级市场募集的资金流入到房地产市场,进而影响到房地产调控的整体效果。有投行人士指出,目前监管层对再融资项目涉房业务,几乎是零容忍,若想要推进再融资项目,公司可能需要证明项目涉房属性较小,或者剥离相关房地产业务。

海外疯狂借钱不停

房企回笼资金花样多

面对生存压力,不少房企甚至患上了“资金饥渴症”,通过各类融资和回笼资金的方法,寻求突破当下的资金困局。

1、中小房企海外高息举债

越来越多的房企认为,在境内融资渠道收紧的背景下,走向海外市场融资成为解救当下资金问题的核心手段。据悉,今年以来,海外美元债发行放量明显,其中高息举债成为这波债券发行的主要特点。

7月12日,泰禾集团公告披露称其全资子公司拟计划在境外完成4亿美元债券,并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债券期限3年,债券票面年息15%,每半年支付一次。

除了泰禾集团之外,当代置业更是以最高利率15.5%的美元债发行刷新纪录。此外,天誉置业、弘阳地产、新湖中宝、阳光城、中南建设等多家房企均在今年发行了数额不等的高息地产美元债新券。

有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2019年以来内地房企赴海外发债规模约为610亿美元,已经接近去年全年发行总额(约616亿美元),已经公布的融资计划则达624亿美元。

分析人士认为,房企海外举债,从企业的美元融资成本看,相比之前有所上涨,不过其中分化也非常明显,从不足6%到超过10%都有,其中大型房企的融资成本优势比较明显。比如龙头房企万科的票面利率低至3.15%,其他中小房企的美元债融资利率均在10%以上。

2、售卖地皮、股权“断臂求生”

为了求得生存空间,不少房企开始精兵减将、削减库存,同时对旗下项目频频售卖股权,用来回笼资金、解决高额债务压力。

今年9月,房地产行业资深人士杨红旭通过公众号发布消息称,负债千亿的新湖中宝开始准备卖地求生。

就在此前新湖中宝还发布公告,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新湖地产集团将与融创房地产集团签署《合作协议书》,融创地产或其指定方将受让公司持有的浙江瓯瓴实业有限公司和上海玛宝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股权及相应权益,交易总价款为67.05亿元。这项交易,让新湖中宝一次性获益5亿元,不过也被业内称为“割肉之举”。

除了新湖中宝之外,今年包括华侨城、阳光100、上置集团、粤泰股份等在内的多家房企均选择出售项目股权。

3、房企“全员营销”、降价销售回笼资金

当然,对于很多房地产企业而言,缩短房地产销售周期、加快资金回笼,也是纾解当下资金问题的方法之一。

今年8月,恒大启动“全员营销”抢收计划,执行期8月20日至10月8日,5重优惠下最高可达6折。抢收计划包含27个地区,共涉及505个项目。多重优惠之下,恒大实现了快速抢收。不到一个月,恒大便实现了合约销售金额831亿元,刷新了集团单月合约销售金额历史记录。随后,时代中国、融创天津等两家房企先后被曝出要求全员卖房、打折销售。

今年双十一,房地产的促销力度较强,出现了大量五折房源,其他优惠减免及抽奖活动更是数不胜数。据阿里淘宝显示,上万套特价房源进入双11活动,而京东平台上一次性提供全国各种房源6000套,新房全款5折起等。同时,还有上万套恒大房源即将登陆苏宁进行销售。

不过房企这种“以价换量”的方式并没有改变行业整体销售疲软的态势。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王若辰表示,10月二手住宅价格有31城上涨,35城下跌,相比9月,房价下跌的城市数量增加7成。国都证券分析师王树宝表示,未来两个月由于销售压力增加,房企可能会将去化困难的项目进行降价促销,以实现回款目标。

80%房企都死掉?

房企马太效应加剧

不可忽视的事实是,遭遇资金和债务问题、融资困难的房地产企业,正在面临着一轮巨大的洗牌潮,越来越多的房企可能在这一轮洗牌中淘汰出局。

经济学家马光远曾表示“中国房地产将重回三个“20%”:未来市场只有20%的开发商能活下来,80%会死掉,中国的开发商太多了,死掉80%,不缺房子;只有20%的城市,只有20%的楼盘。”

11月6日,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发表观点指出,当前房地产行业的头部企业,前五名的市占率大约18%,在未来五年,前五名能占到30%。

在业内人士看来,房地产行业的洗牌局开始,实际上也是行业周期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未来缺乏资金、土地等规模优势的房企,将逐渐淘汰出去,或者被更多头部的房地产企业吸纳并入,可以预见,房地产行业的马太效应会越来越强。

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指出,对房企而言,我们认为后续要规避两类风险。一是货币资金与债务(尤其是短期债务)之比较低的风险,如果自有资金规模小,对外部融资过于依赖,信用风险相对来讲会比较大。二是土地存量储备不足,同时又积极拿地的风险,房地产销售是下行的趋势,后续回款能力可能没有那么强,外部融资又偏紧,房企的经营可能会比较困难。

在应对策略上,房企首先应注意控制扩张速度,提前储备现金流过冬,在监管全方位封堵房地产债务融资渠道的情况下,行业分化加大在所难免,未来可寻找互有优势且能互相借力的同业与金融机构合作共同开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融资收紧带来的负面影响。

罕见!六部委罕见同日喊话房地产

地产股集体大涨,房地产信心回归

业内人士谈房地产未来走向

3月16日,一天之内六部委齐发声,接连释放对房地产市场的积极态度,个个堪称重磅。这也是近几年来首次如此大规模的高级别集中表态,风向标意义非常明显。

罕见!六部委同日对房地产行业发声

3月16日上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会议指出,在当前的复杂形势下,最关键的是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资本市场平衡运行。会议强调,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会议还重点提到了房地产行业:“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

同日,来自新华社16日的消息,新华社记者就房地产税改革试点问题采访了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有关负责人表示,房地产税改革试点依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进行,一些城市开展了调查摸底和初步研究,但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换句话说,大家都在关注的房地产税,今年肯定不会全面推行。

16日当天,就在国家金融委专题会议后,证监会、银保监会、央行、外汇局相继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国务院金融委会议精神,轮番表态要及时研究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应对方案。

证监会表示将在国务院金融委统一指挥协调下,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部署,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主动加强与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等方面的沟通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和金融运行。继续支持实体经济合理融资,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有力有效化解房地产企业风险,促进平台经济规范 健康 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银保监会会议指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持续完善“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房地产长效机制,积极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变发展方式,鼓励机构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重点支持优质房企兼并收购困难房企优质项目,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 健康 发展。

人民银行会议要求,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进一步加强部门间政策协调,及时回应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稳定预期,提振信心,保持中国经济平稳 健康 发展,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市场普遍认为,货币政策稳增长主要体现为“宽信用”,这又离不开“宽货币”的保驾护航,未来央行政策利率存在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性,人民银行或继续通过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

国家外汇管理局会议要求,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保护产权和“两个毫不动摇”。配合有关部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台经济 健康 稳定发展。及时回应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稳定市场预期,共同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股市反应最快!楼市资本圈信迅速回血

面对“史诗级”利好,首先给出反应的是股市。国务院金融委会议召开后两小时,国内A股、港股的地产股板块全面飘红,港股中甚至不少地产股涨幅超过了20%。16日当天,地产股“暴力翻红”,A股、港股直线拉升。截至收盘,地产板块涨幅达到3.39%,上涨的个股有111只。

17日,地产股继续全面反弹。A股方面,房地产服务板块涨幅位居A股市场首位,涨幅高达8.61%;房地产管理和开发板块涨幅位居港股市场前五,涨幅高达7.26%。阳光城、新城控股、嘉凯城、宋都股份股价涨幅均超10%,中南建设、金科股份、万科等股价涨超7%,荣盛发展、滨江集团也涨超6%。港股地产股涨幅更为强劲,内地房地产公司出现了一波集体飙升潮:融创中国暴涨近60%,创下上市以来最大单日涨幅;旭辉控股盘中一度暴涨逾58%;新城发展、龙光集团、时代中国等涨幅均超40%;碧桂园服务大涨30.42%,碧桂园上涨28.41%;佳兆业集团、富力地产、合景泰富、宝龙商业、世茂集团、中国奥园等涨幅超过30%;正荣地产、宝龙地产、中梁控股等涨幅也超过20%。

18日,地产股继续走强,保利发展尾盘涨停,阳光城再度涨停2连板,新城控股、金地集团、蓝光发展、滨江集团、荣安地产、天保基建等十只个股涨停,中交地产、凤凰股份涨超7%,万科A涨超4%。这已经是地产股大涨的第三天了,房地产俨然成为了资本市场最看好的行业。

去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骤然遇冷,融资端口几近枯竭,资金链紧张几乎前所未有,甚至频频出现房地产商爆雷新闻。克而瑞数据统计,截至3月14日收盘,今年以来,88家样本房企中有近八成房企股价下跌,数量达到70家,最大跌幅达到86.7%。仅有12家房企股价上涨,且上涨房企多为央企和国企。

如果将时间轴拉长可以看到,地产股的波动更为剧烈。有机构统计了港股地产股近一年的股价显示,多家地产股跌幅超80%,包括正荣地产、新力控股、祥生控股、当代置业、佳兆业集团、龙光集团、融创中国、中国奥园、中国恒大、世茂集团、时代中国等多家房企市盈率已不到1。以融创中国为例,虽然其目前公开市场尚未违约,但受传闻及行业大环境影响,3月15日融创中国股价报收3.63港元,创5年来最低值,相较去年3月中旬的31.85港元,跌幅超过88%,一年时间市值蒸发近9成。再如碧桂园,3月15日碧桂园报收3.76港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9港元,跌幅超过6成。仅仅1年时间,地产行业数以万亿计市值被蒸发一空,多家房企遭遇裁员停业、融资爆仓、交易停牌的困境。

国金证券指出,后续地产方面相关政策持续出台是大概率事件,但短期销售尚未企稳,叠加疫情影响,仍有部分房企面临债务兑付困难。中信证券分析,未来几个月是保行业信用的关键时间窗口,因城施策、需求侧托底的继续落实、房地产市场销售变化、并购的开展,都值得投资者紧密观察。

开发商:注入了充足的信心

北京金隅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地区负责人在接受江苏经济报采访时坦言,此次六部委集体发声,力挺楼市,是一个清晰的救市信号。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大前提下,楼市的 健康 发展力求“稳中求进”。去年下半年以来很多城市、地区在出台调控政策方面“一下子把刹车踩死了”,对行业的打压力度有点大。现在中央集中利好政策出台,给行业发展注入了充足的信心。相信今年各地会出台一些细则、措施来保障房地产行业的正向发展。楼市会逐步回暖,但不会一夜起飞。六部委联合发声之后,楼市回暖已成必然,但是当前是稳字当先,楼市回到以往“大步跃进,房价大涨”的局面已经不可能。站在房企角度来说,不能指望“风一下子就来”。受目前国际局势与疫情的双重交织影响,楼市回暖应该是逐步的、渐次的。重大利好当前,房企仍然要专注品质,还要坚持“产品为王”,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

保利置业南京地区负责人表示:“房地产本身还是政策市,政策倾向对市场的影响是最关键的一个因素。”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次中央利好政策的出台无论是对全国楼市还是南京地方楼市来说都是一个显著的筑底信号,未来楼市一定会逐步回暖。具体分析,一方面是稳中求进,清晰地指明了未来楼市发展方向,房价不可能飞涨,市场不可能一夜起飞;另一方面从楼市的政策、金融、需求、供应四个变量来看,目前需求端,用户对于国家的房住不炒政策高度赞同,以往炒房投机行导致的市场繁荣假象未来不可能再出现。经过半年多的楼市低迷,房企作为房产产品供应端实际上自身也发生了改变,市场不会回到几年前最高峰的状态,市场总量的缩减必然会倒逼房企在产品和服务方面的升级。未来买房的重点应该还是在核心的一二线城市,特别是这些城市里居住属性较强的板块。

谈及此次中央利好集中释放之后,土拍、房价走势、新房市场以及房企的推盘思路方面会产生怎样的变化时,联发地产南京地区的负责人表示,最明显的变化可能是后期各地集中土拍会渐渐热起来,有了政策端的加持,房企更敢花钱拿地了。新房销售方面如果后期市场因政策原因迅速向好,开发商现行的打折促销售房方式就会逐渐消失,市场会逐渐回到“买卖双方相对平衡”的状态。房价方面,中央利好政策集中释放后,房价松动应该是必然的,所谓松动就是未来新房限价应该较以前有所抬升,但这种放松应该是有节奏的,比如在未来南京的土拍中,相对抬升一些地块、板块新房售价的预期。以南京为例,目前南京的新房库存已经超过7万套,金三银四还将有5000多套的新房上市销售,如果市场仍旧低迷,必然导致各楼盘相互打价格战,争客户,相互踩踏,如今利好政策当前,相信会对未来市场起到一个引导作用。此次利好政策在金融层面为房企松绑,也会适度增加房企的承压力。

六部委联合发声之后,楼市到底会何时回暖呢?朗诗南京公司负责人表示,市场回暖的节奏应该不会那么快,最快也要今年年中。原因有三:第一,疫情当前,市场回暖肯定也要等到疫情之后;第二,去年各地的调控政策对于楼市的打压力度较大,市场下行还有一定的惯性,回暖需要时间;第三,去年南京市场上不少楼盘纷纷打折促销,从低温市场切换到高温市场绝非转瞬之间。楼市回暖也许要一段时间,初步判断如果在今年年中实现回暖将是比较理想的节奏。如果后续有更强劲的利好政策出台,楼市回暖时间也可能提早到来。

在谈到此次财政部发布暂缓征收房地产税会否刺激房屋的加速销售时,朗诗南京公司负责人表示,大概率上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暂缓征收房地产税是中央综合考虑目前国际局势、国内经济形势作出的系统性调整,暂缓征收房地产税一定程度上肯定会给市场带来利好。

作为南京本土房企,金基地产负责人表示,此次中央利好政策释放表明楼市“政策底”已现,可以静等“市场的回暖”。同时,另一个问题也不容忽视——楼市分化的大趋势不可逆。受人口拐点、限购政策、库存高位等基本面问题的影响,楼市供大于求的态势会愈演愈烈,未来“品质房”市场应该会比“普通房”市场的回暖速度更快,而那些单纯追求高周转不注重产品品质的项目将会在不久的将来被淘汰。

专家:打开楼市金融端意义重大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房地产业资深人士在接受江苏经济报采访时表示,本次六部委联合提出打开金融端,保持贷款适度增长,这个政策对于提升市场信心的作用非常大。

他表示,去年下半年全国楼市的速冻行情和同期金融端收紧的调控政策息息相关,二手房停贷,一手房贷款利率提升和放款难,导致了楼市信心不足。开发贷方面,金融端收紧让很多高负债、高周转项目“团灭”,头部房企爆雷、民营房企倒闭屡见不鲜。这次六部委力挺楼市的利好政策,来得很及时也很迫切。此次中央利好政策释放之后,各地必然会配套力度超强的落地政策,加速市场的回暖。

对房地产业内而言,此次中央利好政策的释放重在“稳信心、稳预期”,房企在越来越宽松的金融环境中,会提升自身的融资防火墙,整体来看行业会向好发展。购房端如无意外的话,后续各地一定会配套引导购房的优惠政策,尤其是在金融端,最直接的就是降首付、降利率,目前各地已经出现了类似政策。就南京而言,目前普遍首付标准是在3成,未来有可能下探至2成。利率方面各大银行都在降低,放款速度都在加快,首套贷主流利率约5.7%,二套房主流贷约6.1%。如果效仿苏州、常州等省内城市做法,南京房贷利率还有下探空间,放款时间还有可能加快。

在四限政策方面,由于南京在限售、限购、限贷方面,对于购房端而言一直还比较友好,唯独在限价方面卡得比较严,本轮中央集中利好释放,南京预计大概率会放松限价,以助于提升房企的拿地、开发热情。

江苏经济报记者 黄建国 通讯员 贾璞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