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百科 > 娱乐 > 正文内容

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古代刚及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

月色如花2022-11-21 07:42娱乐530

很多朋友对于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和古代刚及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弱冠是指男子多少岁?

弱冠是指男子二十岁。在古代,男子20岁的时候即成年,就要在自家宗庙祠堂中加冠礼,冠礼一共加三次,分别代表行冠礼的青年自此以后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力。通常,冠礼由父亲主持,邀请贵宾为行冠礼的青年男子加冠,最后宣读祝词并赐字,整个冠礼才算完成。

弱冠的来历

出处《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曰弱冠”。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冠岁,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

弱冠是指多少岁

弱冠指的是20岁,古代将20岁称为弱冠之年,因为古代男子20岁才成年,但是因为没有达到壮年,所以被称为弱冠。而古代男子到达30岁会在自家宗庙举行加冠礼,同时会分别加冠三次,以表示男子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和参加祭祀的权利。

弱冠指20岁

弱冠至20岁。古代的男子到了20岁之后便被称为弱冠之年,之所以会被称为弱冠之年是因为古代男子20岁表示成年,但是因为没有达到壮年,就被称为“弱冠”。

古代男子到达20岁时,男子需要在自家宗庙中举行加冠礼,加冠礼一般由父亲主持,同时由德高望重的贵宾为行冠礼的男子加冠。

行冠礼的男子在接受加冠时,会分别加冠三次,其代表的含义是男子在成年后可以逐渐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利。

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

01

二十岁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也称加冠,古代男子年至二十便要在宗庙中行加冠的礼数,冠礼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为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分别代表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赐上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就是所说的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指代成年。

《礼记·曲礼上》曰:“(男子)二十曰弱冠。”就是说男子到了二十岁即称“弱冠”。早在周朝,男子二十岁时要行成人礼,其仪式主要是加冠礼,还要加冠三次,表示有权力参与管理、报效国家、参与祭祀。

“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原来是指体格还不够强壮。在实行加冠礼的时候,男子还要把头发盘起来,做成发髻,因为要戴帽子,由此又产生一个现象:“结发”。当然,“结发”还有指结婚或者妻子的意思。

汉族自古就有成人礼仪,男孩子的叫做“冠礼”,女孩子的叫做“笄礼”。汉文化是礼仪的文化,而冠、笄之礼就是华夏礼仪的起点。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他们: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承担成人的责任、履践美好的德行,才能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

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

弱冠指的是男子二十岁。

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礼记·曲礼上》记载,“二十曰弱,冠。”简言之,弱冠是指男子二十岁。唐代《孔颖达·正义》里又有记载,“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大意是说,在古代的时候,那些年满二十岁的男子要参加冠礼,预示自己已经成年。

但是,由于二十岁的男子身体尚未发育强壮,所以称之为“弱冠”,表年少之意。所以,后人就用“弱冠”来指代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弱冠之年”也成了男子二十岁的代称。冠,帽子,指代成年,不能用于女子。

年龄旧称

1、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2至3岁称孩提。

3、男孩7岁称韶年。

4、男孩10岁以下称黄口。

5、男孩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6、男孩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7、女孩7岁称髫年。

弱冠是多少岁 弱冠是指男子多少岁

导读:古装剧里常出现很多我们不懂的名词,尤其是年龄的称谓上,有时候真的搞不懂剧中人物到底是多少岁。那么,弱冠是多少岁?弱冠是指男子多少岁呢?以下是我带来的古代男子年龄称谓,快点来看看吧。

弱冠指的是古代男子二十岁,是用来表示男子年纪的词语,不能用于女子。

《礼记》里面记载“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的时候,家人会为他举行加冠仪式,表示他已经成年了,可以为国效力,承担起自己作为男子汉的责任了。

冠礼和及笄礼是中国古代的成人礼,冠礼在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仪式。这种仪式从周朝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朝。在举行冠礼的时候,男子会将头发盘成发髻,再带上帽子。此外,家中的长辈还要为他取字,寓意是祝福他未来能够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人。

冠,就是指帽子,弱冠表示刚刚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古代人在少年的时候把头发扎成两个髻,叫做“总角”,如《诗经》里面“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就是指孩童时期,等十五的时候,男子就开始把头发束起来,叫做“束发”,表示他开始要学习各种技艺了,等到二十岁成年,就是“弱冠”。

古代弱冠之礼的讲究

弱冠之年举行冠礼仪式是非常讲究和慎重的,贵族男子到了二十岁,由父亲或兄长在宗庙里主持冠礼。行加冠礼首先要挑选吉日,选定加冠的来宾,并准备祭祀天地、祖先的供品,然后由父兄引领进太庙,祭告天地、祖先。

冠礼进行时,由来宾依次加冠三次,即依次戴上三顶帽子,首先加用黑麻布材质做的缁布冠,表示弱冠之年从此有参政的资格,能担负起社会责任。接着再加用白鹿皮做的皮弁,就是军帽,表示从此要服兵役以保卫社稷疆土。最后加上红中带黑的素冠,是古代通行的礼帽,表示从此可以参加祭祀大典。

古代男子年龄称谓

赤子: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小孩子生出来是红色的,所以叫赤子。)

襁褓:亦作“襁保”、“强葆”,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龆龀:儿童换齿。即指七八岁的儿童。

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

幼学:10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后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束发:男子15岁。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为成童的代称。

弱冠:男子20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故用以指男子20岁左右的年龄。

而立:30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后因称30岁为“而立”之年。

不惑:40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后用作40岁的代称。

知命:50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意谓到50岁才懂得天命。后人因以“知命”为五十岁的代称。

耳顺:60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后以“耳顺”为60岁的代称。

古稀:70岁。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耋:70-80岁。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

耄:80-90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期颐:100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后因称百岁为“期颐”。

弱冠指男子多少岁

弱冠是指男子二十岁,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

《礼记曲礼上》记载,二十曰弱,冠。简言之,弱冠是指男子二十岁。唐代《孔颖达正义》里又有记载,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大意是说,在古代的时候,那些年满二十岁的男子要参加冠礼,预示自己已经成年。

但是,由于二十岁的男子身体尚未发育强壮,所以称之为弱冠,表年少之意。所以,后人就用弱冠来指代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弱冠之年也成了男子二十岁的代称。冠,帽子,指代成年,不能用于女子。

关于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和古代刚及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