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百科 > 节日 > 正文内容

霜降是几月几日2016(霜降是几月几日2022年农历)

手可摘棉花2022-10-19 16:45节日840

大家好,关于霜降是几月几日2016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霜降是几月几日2022年农历的相关知识,文章篇幅可能较长,还望大家耐心阅读,希望本篇文章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二十四节气的具体日期

以2016年节气为例

1、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立春

2016年立春时间(2016年2月4日 17:46 - 2016年2月19日 13:33)

阳历时刻:2016年2月4日 17:46:00

阴历日期:腊月(小) 廿六 星期四

2、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雨水

2016年雨水时间(2016年2月19日 13:33 - 2016年3月5日 11:43)

阳历时刻:2016年2月19日 13:33:41

阴历日期:正月(大) 十二 星期五

3、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惊蛰

2016年惊蛰时间(2016年3月5日 11:43 - 2016年3月20日 12:30)

阳历时刻:2016年3月5日 11:43:30

阴历日期:正月(大) 廿七 星期六

4、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春分

2016年春分时间(2016年3月20日 12:30 - 2016年4月4日 16:27)

阳历时刻:2016年3月20日 12:30:08

阴历日期:二月(小) 十二 星期日

5、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清明

2016年清明时间(2016年4月4日 16:27 - 2016年4月19日 23:29)

阳历时刻:2016年4月4日 16:27:29

阴历日期:二月(小) 廿七 星期一

6、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谷雨

2016年谷雨时间(2016年4月19日 23:29 - 2016年5月5日 09:41)

阳历时刻:2016年4月19日 23:29:23

阴历日期:三月(大) 十三 星期二

7、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立夏

2016年立夏时间(2016年5月5日 09:41 - 2016年5月20日 22:36)

阳历时刻:2016年5月5日 9:41:50

阴历日期:三月(大) 廿九 星期四

8、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小满

2016年小满时间(2016年5月20日 22:36 - 2016年6月5日 13:48)

阳历时刻:2016年5月20日 22:36:26

阴历日期:四月(小) 十四 星期五

9、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芒种

2016年芒种时间(2016年6月5日 13:48 - 2016年6月21日 06:34)

阳历时刻:2016年6月5日 13:48:28

阴历日期:五月(小) 初一 星期日

10、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夏至

2016年夏至时间(2016年6月21日 06:34 - 2016年7月7日 00:03)

阳历时刻:2016年6月21日 6:34:09

阴历日期:五月(小) 十七 星期二

11、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小暑

2016年小暑时间(2016年7月7日 00:03 - 2016年7月22日 17:30)

阳历时刻:2016年7月7日 0:03:18

阴历日期:六月(大) 初四 星期四

12、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大暑

2016年大暑时间(2016年7月22日 17:30 - 2016年8月7日 09:52)

阳历时刻:2016年7月22日 17:30:10

阴历日期:六月(大) 十九 星期五

13、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立秋

2016年立秋时间(2016年8月7日 09:52 - 2016年8月23日 00:38)

阳历时刻:2016年8月7日 9:52:58

阴历日期:七月(小) 初五 星期日

14、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处暑

2016年处暑时间(2016年8月23日 00:38 - 2016年9月7日 12:51)

阳历时刻:2016年8月23日 0:38:26

阴历日期:七月(小) 廿一 星期二

15、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白露

2016年白露时间(2016年9月7日 12:51 - 2016年9月22日 22:21)

阳历时刻:2016年9月7日 12:51:02

阴历日期:八月(大) 初七 星期三

16、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秋分

2016年秋分时间(2016年9月22日 22:21 - 2016年10月8日 04:33)

阳历时刻:2016年9月22日 22:21:05

阴历日期:八月(大) 廿二 星期四

17、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寒露

2016年寒露时间(2016年10月8日 04:33 - 2016年10月23日 07:45)

阳历时刻:2016年10月8日 4:33:20

阴历日期:九月(大) 初八 星期六

18、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霜降

2016年霜降时间(2016年10月23日 07:45 - 2016年11月7日 07:47)

阳历时刻:2016年10月23日 7:45:30

阴历日期:九月(大) 廿三 星期日

19、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立冬

2016年立冬时间(2016年11月7日 07:47 - 2016年11月22日 05:22)

阳历时刻:2016年11月7日 7:47:38

阴历日期:十月(小) 初八 星期一

20、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小雪

2016年小雪时间(2016年11月22日 05:22 - 2016年12月7日 00:41)

阳历时刻:2016年11月22日 5:22:20

阴历日期:十月(小) 廿三 星期二

21、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大雪

2016年大雪时间(2016年12月7日 00:41 - 2016年12月21日 18:44)

阳历时刻:2016年12月7日 0:41:05

阴历日期:冬月(大) 初九 星期三

22、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冬至

2016年冬至时间(2016年12月21日 18:44 - 2017年1月5日 11:55)

阳历时刻:2016年12月21日 18:44:07

阴历日期:冬月(大) 廿三 星期三

23、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小寒

2016年小寒时间(2017年1月5日 11:55 - 2017年1月20日 05:23)

阳历时刻:2017年1月5日 11:55:42

阴历日期:腊月(大) 初八 星期四

24、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大寒

2016年大寒时间(2017年1月20日 05:23 - 2017年2月3日 23:34)

阳历时刻:2017年1月20日 5:23:33

阴历日期:腊月(大) 廿三 星期五

农历霜降节是一天还是十五天?

农历霜降节气是十五天。

2016年霜降时间(2016年10月23日 07:45 - 2016年11月7日 07:47)

阳历时刻:2016年10月23日 7:45:30

阴历日期:九月(大) 廿三 星期日

二十四节气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霜降还有多少天?

今天离今年的霜降应该还有124天。中国的24节,按阳历日子是相对固定的,霜降一般在阳历十月份,寒露在十月上旬,霜降在十月下旬,今年的霜降在十月二十四日,所以还有一百二十四天。

霜降是什么意思?

    “霜降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已经有23个回答了。看了一下这么多答案,基本上都是把“霜降”作为一个“节气”来回答的。

    这样回答当然不能说答错了,但总觉得不够那么到位,至少是不够全面。因为这个提问者问的是“霜降是什么意思”,而不是像“霜降的来历是什么”“霜降的气候特点是什么”那样明显是问节气的。

                                 

    因此,全面的回答应该是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霜降”的语义特点、二是“霜降”的节气含义、三是“霜降”的隐含意义等。下面从这三个方面尝试回答。

一、关于“霜降”的语义特点

我们都知道“霜”是什么东西,那就是秋末冬初在清晨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也就是接近地面的水凝结而成白色的东西,并落在地面或者草面上。

    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多次写到“霜”,比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纠纠葛屦,可以履霜”。

    古代经书《礼记》上说“季秋之月霜始降,则百工休”。别小看这些经书中的说法,可对后世影响很大。唐诗里面有好多“霜降休百工”的句子,就是来自这里。

    所谓“季秋之月霜始降”,其意思就是在秋季的末期,开始出现降霜的天气。“霜始降”是说霜才开始降落下来。因为“霜”是“气”凝结而成后降落到地上的,所以,古人习惯于说“霜降”或者“降霜”。

    再如汉代张衡在一首诗名叫《叹》中,有一句“繁霜降兮草木零”,这是写秋末的霜落、草木凋零的景象。

    由此可以看出,“霜”或者“霜降”等,都是古代诗歌中经常写到的意象,既写出了秋末“落霜”之苍凉,也表现了诗人的落寞心情。

    因此,作为一个词语,不管是“霜降”,还是“降霜”,都是表现一种秋末落霜的景象。从词语构成来看,“霜降”属于主谓结构,主语是“霜”,谓语是“降”,合到一起就是表示“霜降落下来”。而“降霜”则是属于动宾结构。

二、关于“霜降”的节气含义

    作为节气的“霜降”,是24节气之一,也是秋季6个节气(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中的最后一个,一旦“霜降”结束就将进入“立冬”时节,冬天就开始降临了。

    作为节气的“霜降”,是一个极其富于形象化的名词,既有形象化的“霜”,也有富于动感的“降”,二者的组合形成的“霜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为节气的“霜降”,也是一个非常切合节气特点的名词,它把霜降这个节气的亮点一下子凸显了出来。当“霜降”节气来临之时,也的确是像唐诗所说的那样“天霜降寒”,也就是“霜”与“寒”一起降落了。

                                 

    那么,作为节气,霜降处在秋冬转换之际,其气候特点是由凉爽转向寒冷。还有一个特点,是天气寒冷之后,植物严重枯萎,正像俗话所说的“霜降杀百草”。

    当然也有傲霜挺立的,那就是菊花开得正旺。此时正是重阳之际,各种菊花竞相开放,正是赏菊的好时节。

    三、关于“霜降”的隐含意义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会借景抒情,“霜降”可以表现一种苍凉肃杀之气,表现怨恨叹息之意。比如唐代诗人岑参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相识应十载,见君只一官。家贫禄尚薄,霜降衣仍单。”这里写的是多年相识的朋友,家中贫穷,寒冷时节了,还是衣服单薄。这里写到了“霜降”,既是写此时所处的时节,也以此表现心情抑郁,叹息世道不公。

    再看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诗中所表现的是:霜降时节,大雁鸣叫南归,深秋时节,意乱思迷。同样是写了惆怅之情。

    当然,也有表现积极向上的心态的。陆游写过一首诗,题目叫作《季秋已寒,节令颇正,喜而有赋》,从题目中就能够感受到诗人在霜降时节的快乐心情,他说:“霜降今年已薄霜,菊花开亦及重阳。”他为什么“喜”呢?因为菊花开了,重阳节来了。在肃杀的时节,诗人看到的是快乐的东西,心情自然也就好起来。

                                 

    此外,像白居易的“霜降山水清”、常建的“霜降夕流清”,也是表现了霜降时节的另一种景象,那就是“山清水秀”。此时天空明朗,水色清秀,一派怡人的深秋之景。

    好了,以上是围绕“霜降”的“意思”进行了三个层次的分析,多是个人看法。你有什么看法呢?请下方分享!

24节气霜降在几号

2016年霜降时间

2016年10月23日 07:45:30,农历 2016年九月廿三 星期日

霜降的由来

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

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2021年霜降在哪一天 霜降是不是就要下霜了

霜降是传统24节气中的一个节气,霜降之后天气渐渐变冷,开始打霜,全国各地区慢慢进入冬季。霜降是昼夜温差更大,中午较热,更容易秋燥。当开始出现下霜的情况,天气会越来越冷。那么2021年霜降是在哪一天呢?霜降这一天会下霜吗?

2021年霜降在哪一天

《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之后就进入冬季了。霜降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10月23日~24日。

2021年霜降是在10月23日,星期六,农历2021年九月(大)十八。2021年霜降具体开始的时间是12:51:00。

霜降节气有三候:“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蜇虫咸俯。”

霜降是不是就要下霜了

霜降的日期并不是就一定会在这个时候下霜,这是代表天气会渐渐变冷,要开始降霜了。

霜其实地面上水气遇到寒冷的天气凝结而成的。霜的存在不仅仅是秋季,有时候在冬季和早春时节同样会出现霜冻现象。只要在气象学上条件达到,都有可能凝结成霜。因为冷空气一般会向低处流动,从而在地面或者是进地面的物体上凝华,从而出现白色的霜冻。

霜冻现象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来讲有一定的危害。因为霜冻现象发生,就意味着地面温度会突然骤降,甚至会降到0度以下。我国的霜冻现象是从北向南,从高山向平原逐渐扩展的。在东北地区,最早8月份就可以见霜,而在山东半岛,一般要到10月下旬到11月初。等到华南地区,则有可能要到12月底至1月上旬,才会出现霜冻。

历年霜降节气农历日期

2020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 06:59:25,农历 2020年九月(小)初七

2019年霜降时间:10月24日 01:19:37,农历 2019年九月(小)廿六

2018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 19:22:18,农历 2018年九月(大)十五

2017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 13:26:36,农历 2017年九月(小)初四

2016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 07:45:30,农历 2016年九月(大)廿三

2015年霜降时间:10月24日 01:46:41,农历 2015年九月(大)十二

2014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 19:57:03,农历 2014年九月(大)三十

2013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 14:09:48,农历 2013年九月(小)十九

2012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 08:13:33,农历 2012年九月(大)初九

2011年霜降时间:10月24日 02:30:18,农历 2011年九月(大)廿八

2010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 20:35:04,农历 2010年九月(小)十六

2009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 14:43:28,农历 2009年九月(大)初六

2008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 09:08:38,农历 2008年九月(大)廿五

2007年霜降时间:10月24日 03:15:23,农历 2007年九月(大)十四

2006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 21:26:28,农历 2006年九月(大)初二

2005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 15:42:20,农历 2005年九月(大)廿一

2004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 09:48:49,农历 2004年九月(小)初十

2003年霜降时间:10月24日 04:08:27,农历 2003年九月(小)廿九

2002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 22:17:49,农历 2002年九月(大)十八

2001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 16:25:36,农历 2001年九月(小)初七

2000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 10:47:28,农历 2000年九月(小)廿六

九月霜降无霜打是什么意思

从公历看,霜降基本定在10月23日前后,不差一天。而从阴历看,则会有提前许多天,也会有延后过月的。霜降会提前九月中上旬,会延后过月到十月的上旬。所以便有“九月霜降无霜打,十月霜降霜打霜”的说法。

这是从霜降交早交迟来说的。意思是说如果是在农历九月里来到时,天气还没冷到有霜可打,温度相对来说还比较暖和;节气如果是在农历十月里来到时,十月温度就会很低了,就有可能应节气,节气霜降一到就会打霜。

九月霜挑谷如挑糠,十月霜降米满苍!霜降来的早,影响了农作物的收成,霜降来得晚,延长了农作物的生长,所以说就颗粒饱满!多打粮食,农民有个好收成!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