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百科 > 情感 > 正文内容

学生高热离世是否与新冠有关 高热会是新冠吗

无天2023-01-14 18:46情感191

今天给各位分享学生高热离世是否与新冠有关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高热会是新冠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清华研究人员新冠离世原因

清华教授感染离世:这七个被忽视的真相,你一定要知道!

明伦书院

2022-12-25 06:00

关注

来源:闲时花开(xsha369)文|刘娜

12月20日,著名设计师、清华大学教授吴冠英,感染后离世,享年67岁。

这让我想起:

关于当下疫情,非常重要却被忽视的这7句大实话——

01

重症和死亡人群,

不局限于老人,

体现在各个年龄段。

虽然,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和过去既往流行的其他变异株相比,致病率有所减弱,但依然存在着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而且 重症和死亡风险,在各个年龄段都会有所体现。

——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

刚开始放开时,我们很多人都错以为,只有幼童、老年人和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人,感染后才面临重症和死亡风险。

如今看,事实并非如此。

仅媒体曝光的37岁辽宁足球教练、32岁的四川博士老师,我们就不难看出:

重症和死亡风险,在壮年中也不罕见。

昨天,著名设计师、清华大学教授吴冠英,因感染去世,年仅67岁。

吴冠英是2008年北京残疾人奥运会吉祥物“福牛乐乐”的设计者,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设计者之一。

伴随奥密克戎席卷中国大地,感染越来越多的人,也带来越来越多的悲剧,我们对它的认知也在不断改变:

它的毒性的确在变弱,但一点儿都不能小觑。

任何年龄段,在感染后都有导致病死的凶险。

02

最难的关口,

不是感染高峰,

而是重症高峰。

新冠这个病的特点,不是来就是重症, 而是在感染5-7天后才出现重症。

所以, 重症的高峰,会比感染高峰晚。

另外,感染新冠后引发的基础疾病的加重,也有个时间过程。

综合分析,未来一到两周内,我们会迎来重症高峰。

—— 北大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

我身边很多朋友和家人感染后,头三天只是发烧,甚至比感冒症状还轻。

有的人就在心存侥幸中,误以为自己是幸运的无症状或轻症感染者。

没想到,被打脸很快到来。

发烧之后,也就是王广发主任说的,5-7天时,很多人就开始出现 “鼻子封水泥、喉咙吞刀片、内脏咳出胸”的难受症状。

患有基础疾病的脆弱人群,也是在这个阶段,最容易出现生命危险。

昨天广西那个10岁女孩,也是在发烧第5天突患高热惊厥离世。

王广发主任的大实话,告诉我们:

病毒的狡猾在于,先轻后重,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感染高峰一两周后,才是重症高峰。

而重症高峰,才是我们最难的时候:

关乎医疗挤兑,关乎生死离别。

03

超强变异分支,

已在我国出现,

今后还会增强。

BQ.1和XBB是奥密克戎新的变异分支。

国际上,在一些欧美国家,它们已经显示出超强的传播优势。

主要表现为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加。

但其致病力和奥密克戎其他系列变异株,没有明显区别,重症率和死亡率也没有明显增加。

近3个月来,一共有130多个奥密克戎的亚分支输入我国,其中包括BQ.1和XBB。

目前,BQ.1和XBB尚未形成优势传播。

但随后会逐渐增强。

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好预防。

——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

BQ.1和XBB是奥密克戎的两个新变异分支,已经在欧美国家展现了龙卷风一样的超强传播能力。

目前,我国9个省份已经检测出它们的踪迹。

专家们说, 以中国这么庞大的人口基数,奥密克戎在传播过程中,大概率还会发生新的变异。

钟南山院士为什么提醒我们, 不要怀着侥幸心理“应阳尽阳”“主动感染”,就是因为大规模的感染会导致更凶险变异分支的出现。

纪录片《非典十年祭》的片尾,有这么一句话:

“人类虽然走到了物种的最顶端,但病毒更早是地球的主人,比人类的存在更古老。

我们不知道它因何而来,也不知道它为何而去。”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真的很渺小。

04

病毒在变异,

疫苗保护力变弱,

我们面临重复感染的风险。

现在奥密克戎有多种亚型毒株,在感染一种亚型之后,还有可能感染另外一种亚型。

最终其可能像流感病毒一样,具有季节性感染以及区域性感染的特征。

人体在感染多种病毒亚型后,在免疫记忆压力下,最终迫使病毒的毒力不断下降。

目前,国内人群接种的第一批次疫苗,来自原始毒株。

病毒在经过多次变异之后,疫苗的保护效果越来越弱,很难阻止新冠病毒的再次感染。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

我们必须承认: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家自掏腰包给我们打的疫苗,很好地保护了我们。

直到现在,疫苗依然在发挥着防护屏障的重要作用。

但,我们也要看到这样的事实:

病毒在不断变异,根据原始毒株研发的疫苗,对现在新变异病毒的防护作用,的确在减弱。

这么说,绝非是低估疫苗的作用,而是提醒我们:

不要以为放开了,感染过一次,就万事大吉。

一定要做好防护,避免重复感染。

05

重复感染,

危害性很大,

一定要警惕。

阳了后转阴,又检测出“阳性”,这个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转阴后,又检测出阳性,是发生在“阳康”后一个月内,这叫“复阳”。

“复阳”,是身体间歇性排毒导致的时阴时阳。

这个不要害怕,说明你身体免疫力在恢复,在清除最后的病毒。

既往的原始毒株,有5%到15%的“复阳”率。

如果转阴后,又检测出阳性,是发生在“阳康”后一个月后,也就是超过一个月的时间,那大概率是重复感染。

对于脆弱人群,重复感染的危害性还是很大的。

《自然科学》论文显示:

与仅感染一次新冠的患者相比,重复感染者的死亡风险增加一倍多,患肺部疾病和心脏病的可能性高出三倍多。

—— 综合北大第一医院王贵强、北大佑安医院李侗、新浪新闻等

这段论述,给我们最大的提示是:

我们要做好和新冠肺炎长期斗争的准备。

感染一次,并不相当于得到了护身符。

挺过这一波,也不相当于战胜了病毒。

接下来的漫长岁月里,我们可能都要和它共处。

即便如此,能避免重复感染,还是要尽量避免。

因为,重复感染,会给身体造成致命伤害。

06

每个人,

都要有思想准备,

直面疫情起伏。

目前,我们处于第一轮疫情快速增长的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染人数增加、快速上升的态势会趋缓。

但是, 一段时间后,随着大规模社会活动,包括春运或各种社交活动的广泛开展,可能还会有一轮新的疫情。

这种疫情波浪形的出现,最终可能形成一定的群体免疫屏障,发病率就会明显下降。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

昨天看到这样一句话:

“我长这么大,干什么事儿都没有耐心,但新冠肺炎耗尽了我所有的急躁,让我学会等待。”

大疫三年,我们一次次跌落绝望,又一次次心怀希冀,发出祈祷:

“但愿这是最后一场疫情。”

但现实,一次次事与愿违。

王贵强主任的话,再次提醒我们:

挺过当下这波大感染后,我们走出家门,开始社交,还会有新一波的感染。

挺过这一波又一波的感染,我们才能在螺旋上升的历史进程中,获得群体免疫,开始正常生活。

07

对于未知的事情,

要心怀敬畏,

而不是武断。

新冠病毒发生变异是必然的,这不是以人类意愿所决定的。

人类不是新冠病毒的唯一宿主,很多动物也是。

新冠病毒在动物身上的演变规律是怎样的?

我们并不清楚。

千万不要觉得新冠一定会越来越弱。

它的变异方向在人类社会也许是这样的,也许不是这样的。

如果动物身上出现一些对人类易感性更强的毒株,传播速度也更快,同时致病力也更强了,我们真的要提高警惕。

总之,我们对新冠病毒要实事求是,既不能完全轻视它,也不要视为洪水猛兽。

从科学上真正了解它,认识它,再制定我们的策略,切忌拍脑袋,切忌凭空猜想。

—— 北大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

之前,我们看到很多专家的观点是:

新冠病毒是越来越弱了,弱到不会再掀起大的风浪,就像流感病毒一样,和我们共存。

但王广发主任的这个存疑拷问,让我们再次陷入了思考中:

一切或许都不是绝对的。

因为我们目前所有的精力和研究,只是局限于病毒在人类的传播,远远没有涉猎到动物界。

就像可怕的禽流感一样。

从禽类传染到人类时,造成的死亡率是非常可怖的。

对于我们并没有研究,或者并不清楚的事情,存疑、敬畏、戒武断、戒侥幸,才避免被反噬

学生高热离世是否与新冠有关得了新冠7天后怎么还是阳呢?

在确诊新冠感染的情况下高热离世与新冠有关,有的新冠患者转阴时间长一些,跟个人体质有关。

学生高热惊厥离世是否与新冠有关?

近日,广西贺州一名四年级学生高热惊厥离世引发社会关注。此前网传聊天截图显示,徐某萱的妈妈发消息称,徐某萱12月13日检测是弱阳,医生开药回家隔离后,在14日发烧至39.5℃,吃药退烧后,在16日出现浑身酸痛,17日早上突然翻白眼抢救无效死亡。广西贺州卫健委回应澎湃新闻“四年级学生离世”称,徐某萱核酸阳性,但尚未解剖,其突发高热惊厥离世。

红星新闻注意到,这不是第一起新冠阳性患者发生热性惊厥情况。据光明日报报道,12月12日,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收治的一位3岁幼童高热惊厥,自测新冠抗原阳性。主诉发热5小时,抽搐20分钟。医生及时换用镇静药物、加用降颅压、静点退热药物后,孩子已清醒,并能正常交流。

新冠肺炎与高热惊厥发作是否有直接联系?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惊厥与发热没有相关性,过往的医学研究表明,惊厥与遗传有关,是罕见事件。

常荣山介绍,热性惊厥并非COVID-19的常见神经系统表现。对34个医学中心诊断的8854例0-5岁的新冠感染者,约0.5%出现热性惊厥,中位年龄为1.5岁,没有案例演变为癫痫。此外,热性惊厥大多预后较好,且病程具有自限性。

针对热性惊厥患儿,常荣山提醒:“惊厥未必出现在疾病的热峰,也可能在体温的上升期或者下降期出现热性惊厥。如果患者有发生惊厥的病史,退烧后可能仍会发生惊厥,要及时处理,不能让患病儿童独自在家。”

常荣山表示,大多数单纯性热性惊厥呈短暂的单次发作,持续时间1-3分钟,不必急于用止惊药物治疗。应注意以下问题:1、保持环境安静,禁止喂水或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跌落或受伤;2、勿刺激患儿,切忌掐人中、撬开牙关、按压或摇晃患儿导致进一步伤害;3、抽搐期间分泌物较多,可让患儿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清理口鼻腔分泌物,避免窒息;4、同时监测生命体征、保证正常心肺功能,必要时到医院吸氧,建立静脉通路。

12月20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在回答媒体记者提问时表示,一旦发生热性惊厥,几乎所有家长都会非常紧张、非常焦虑。同时,热性惊厥是儿科急诊非常常见的疾病。由于病毒导致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发生热性惊厥最常见的诱因,孩子年龄段在6个月到5岁之间,一般在发烧的第一个24小时发生,尤其是体温快速上升期,这个时候最容易发生热性惊厥。

王荃介绍,一般情况下,孩子的体温可能会达到38℃和38.5℃以上,孩子会呈现四肢僵硬、牙关僵硬、双眼上翻、口唇青紫,对外界没有反应,一般孩子热性惊厥持续3-5分钟,就可以自行停止,当热性惊厥停止,可以尽快把孩子送到医院。

“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热性惊厥不会影响神经系统发育,不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所以家长不必过于担心。”王荃称,但是想通过口服退热药,提前吃退热药预防热性惊厥的发生,目前还没有相关的证据。“因为他的体温上升非常快,没有办法实现预防热性惊厥的发生。”(红星新闻)

32岁博士高热昏厥离世世界卫生组织什么时候宣布全球,疫情结束

32岁博士高热昏厥离世,专家提醒!新冠“烧没了”玻尿酸?专家解释

青瞳视角

2022-12-25 10:04北京青年报北青网官方帐号

关注

近日在全国多地,许多新冠感染者们已陆续转阴,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网上流传的一些感染者康复后,短期内因剧烈运动入院或离世的消息,引起“阳康们”的新一轮忧虑。那么,“阳康”后多久才能运动呢?应该如何科学、有效地运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新冠康复后剧烈运动会猝死?

专家:可先做易筋经等舒缓运动

据新民晚报,“网上盛传退烧后的半个月甚至一个月,防风保暖休息特别重要。据网上消息,有人康复后马上去爬山、打羽毛球,结果不幸去世。”对此,浙江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主任潘红英主任医师表示,这个问题确实值得大家关注,感染后病毒会侵犯人体不同的部位,包括心脏。剧烈运动后可能会给心脏增加额外的负担,可能会引起心肌炎等疾病。

此外,潘红英主任医师表示,最近要特别当心中青年的病毒性心肌炎,这个病死亡率在70%以上,心肌炎,也就是心肌的炎症,症状包括呼吸急促、胸痛、运动耐受下降和心律不齐。

病程可能持续数小时到数月不等,严重的并发症如由于扩张型心肌病或心力衰竭引起的心脏骤停。如果有心慌、胸闷、气急等不适,需要提高警惕,建议及时就医,做个心电图和抽血检查。一般爱熬夜的年轻人更容易得爆发性心肌炎,不及早发现的话容易引起心跳骤停、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建议在感染后的两周内注意休息,多睡眠,不做剧烈活动。

如自行单独居家隔离时,最好与身边的亲朋好友随时保持联系,便于出现不适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新冠康复后剧烈运动会猝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呼吸专家冯淬灵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这样的情况属于个案,或许与心肌炎有关。

“新冠病毒可能引起除呼吸系统之外的感染并发症,其中,病毒性心肌炎是比较多见的并发症”,冯淬灵提醒,如果转阴后,一周内仍然有胸闷、憋气,尤其是儿童及青壮年稍微运动后便加重,除呼吸系统疾病外需要排除心肌炎,可通过做心电图、查心肌酶来排除。

“新冠患者身体会感觉到很疲乏,发烧症状消失后,就可以循序渐进地做一些舒缓的运动,比如八段锦、易筋经等”,冯淬灵提醒,“患者在恢复期开始适当运动对促进康复是有帮助的,关键是根据个人身体情况掌握好一个‘度’,不要剧烈运动更不要躲着不动”。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李侗曾12月20日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也提醒,新冠康复之后,很多人的身体状态回到以前还需要一两周时间,建议先不要开展剧烈运动。一些康复的人在回去上班后立刻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还是会感到有些疲惫、甚至头晕,身体状态还是不如以前。建议此时不要剧烈运动,要逐步地恢复到以前的活动量、工作量,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想着立刻把以前的工作赶紧补上、把以前落下的运动健身活动补上,一旦累了就要赶紧休息。

32岁博士高烧昏厥去世

专家提醒:不建议独自隔离

据新京报,近日,四川建院32岁博士王腾因感染新冠病毒独自隔离不幸去世。据悉,王腾感染新冠后,担心家人被自己传染,便独自一人居家隔离,高烧昏厥后,无人照顾,没能及时送医抢救而去世。

“无论成人还是儿童,都可能出现高热昏厥的状况。”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臧学峰介绍,高热可能导致抽搐,短时间脑缺血加重,出现脑水肿,进而影响神智,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人体大脑中,脑壳起到限制大脑容积的作用,当因为高热缺氧导致严重水肿时,会出现严重的颅高压,甚至出现脑疝。”臧学峰指出,高热发烧,人们可口服退烧药,或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辅助治疗,比如使用温水擦拭额头和腋窝以及胸前、手心等散热的部位,千万不要“捂”,否则可能导致体温越来越高,人体温度高热到一定程度,就容易出现高热惊厥的情况。

臧学峰提醒,儿时曾发生过高热惊厥的人群和有癫痫病史等特殊人群,都是容易发生高热惊厥的易感人群。“尽管儿童由于身体组织较嫩,更容易出现高热惊厥的情况,但成人对体温升高的耐受性往往不如儿童。”人们发生高热后,如果口服退烧药后2-3小时依然达不到退热的效果,则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不建议人们感染新冠病毒后独自居家隔离,尽量保证身边有家人照顾,如果条件不允许,家人应与独自居家隔离的人经常保持联系,以了解居家隔离患者的最新变化。”臧学峰指出,在疫情大环境下,在准备好药物的情况下,也应该放平心态,一旦发生感染,科学面对,高热后可饮用淡盐水、咸汤等,及时补液。

此外,北京老年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田蓉亦提醒,居家过程中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儿童可伴随鼻翼扇动、三凹征,很可能是新冠病毒感染引起重症肺炎,需要及时就诊;感染新冠的高热病人,一般3天内体温可降至正常,若居家3天经对症治疗体温仍大于38.5摄氏度,需要及时就诊;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出现基础疾病加重的临床表现需要及时就诊;儿童患者若出现嗜睡、惊厥、拒绝进食、腹泻、呕吐,经对症治疗不缓解超过2天需要及时就诊;孕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悸、气短需要及时就诊。

得了新冠咳嗽不止怎么办?

近期,随着新冠病毒感染人数持续上升,尽管奥密克戎的致病力明显下降,但仍有不少人出现了咳嗽、发热、肌肉酸痛、咽喉肿痛等临床症状。尤其是部分感染者在转阴后,仍有咳嗽的情况,不免有些担心,自己病情是否加重。

12月23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刚为大家解答了新冠感染后咳嗽与普通感冒咳嗽、流感感染咳嗽的不同,以及需要如何应对。

问题一:感染新冠后的咳嗽跟一般感冒引起的咳嗽一样吗?

王刚:新冠病毒感染后,往往会出现咳嗽的症状,它和普通的感染性咳嗽、感冒,甚至流感咳嗽,是不一样的。原因是新冠病毒具有噬神经性,容易导致神经病理和炎症方面的改变。比如导致嗅觉减退或者味觉减退,实际上就是对我们的迷走神经引起的病理损害。所以,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咳嗽比普通感冒、流感相关感染咳嗽会更加严重和持久。

问题二:感染新冠后一直咳嗽需要用药吗?

王刚:通常可以采用一些外周性和中枢性的镇咳药物,用药时还要根据急性阶段、亚急性和慢性阶段情况服用不同药物。对于急性阶段的新冠感染咳嗽,不能单纯使用镇咳药物,需要联合抗阻胺药物和减充血剂一起治疗。在发热阶段,还需要联合解热镇痛药物一起解决。亚急性和慢性的新冠感染后的咳嗽,是按照《中国咳嗽诊治指南》标准来进行治疗的,可以给予镇咳药物,例如阿斯美、惠菲宁、右美沙芬等,中医传统的这些方药也是可以考虑的。

问题三:咳嗽有痰,可以用化痰的药甚至抗生素吗?

王刚:需要根据咳痰痰液的颜色,这个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新冠感染后导致黏液分泌增加,痰液一般是白色的,如果是白色的痰液,尽管多,但是容易咳出来的话,可以不用加化痰药物。但是如果痰液颜色发生变化,从白色转变成黄色甚至金黄色痰液,就需要警惕是病毒感染后合并细菌感染,需要联合抗细菌药物。没有特殊用药要求、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可以选用青霉素类、头孢类药物,一般疗程是5天。

问题四:咳嗽时发现痰中有血丝,是身体出了大问题吗?

王刚:如果患者既往没有发生过咳血的情况,这次在新冠感染后发生了咳血,如果痰中带血,而血又在痰液表面,那么只是黏膜损伤,这种情况不用紧张,观察就可以了。如果血和痰液混合均匀,说明咳血可能来自下呼吸道,也有可能在细支气管、肺泡,如果咳血量继续增加,呈鲜红色,建议需要做相关检查,到医院就诊。

问题五:新冠感染后的咳嗽大概会持续多久时间?

王刚:在急性期,大约有60%~80%的患者会出现咳嗽,一般可以自然缓解。当咳嗽在亚急性阶段,就是三周以后,如果咳嗽仍然没有缓解,通常建议到专科进一步就诊治疗。

新冠“烧没了”玻尿酸?专家解释

“当初含泪咬牙打的两针,结果让奥密克戎给我烧没了。”近期,有此前曾使用玻尿酸美容的消费者在感染新冠发烧后,突然发现自己原本光滑饱满的脸被“打回了原形”,引发市场热议。

据财联社,对此现象,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一般情况下,新冠感染后的持续高烧会造成人体局部的温度升高,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速玻尿酸的吸收和代谢。此事或影响近期的消费者行为和玻尿酸销售,但中长期来看,新冠感染高峰后,补充玻尿酸的需求也可能增加。

“花了这么多钱打的针白费了,太心疼了!”诸如此类的“经历分享”,近期在小红书上屡见不鲜。

据财联社记者了解,医美行业的玻尿酸属于可注射的透明质酸(HA)真皮填充物,是D-葡萄糖醛酸及N-乙酰葡糖胺组成的双糖单位糖胺聚糖,其免疫源性极低,人为的注射玻尿酸填充皮下组织生物相容性好,通常不会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和过敏反应,这就使它成为了生物填充的首选材料。所以,玻尿酸在面部年轻化美容医学中应用非常普遍,也是当前最火的医美产品之一。

针对发烧后玻尿酸“消失”的情况,财联社记者咨询了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理事黄益明。她表示,从临床角度出发,填充的玻尿酸或者其他材料,其本身就属于可吸收性材料,只是因个体差异,吸收代谢情况也不同,一般是8-12个月便能完全吸收代谢。当组织的温度升高,也就可能加速代谢吸收的进程。“从理论上来说,高温是有加速玻尿酸代谢的可能性的。而人体持续高烧的话,一定程度上会有加速玻尿酸的代谢吸收的情况。”

深圳大美新睿医疗美容总经理庞栋升对此也有所认同,他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如果是正规机构打的玻尿酸,人体持续高烧的话,也是有一定的概率被加速吸收的。“严格说不是烧没了,而是加快代谢了而已。”

“如果消费者选择的是不正规机构,可能会被不具备执业资质的人员打一些不是真正‘玻尿酸’的产品,那就算是不发烧也可能很快流失。”庞栋升补充道。

新氧绿宝石医生、四川省人民医院新丽美医美主任医师杨翠霞博士从不同角度解读该现象,其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疫情期间,大家的休息和饮食往往会受到影响,且病情所带来的自身胶原的消耗可能更多,虽然体温升高会加速身体新陈代谢,但玻尿酸在皮下的存留表现并不是肉眼能够直接判断出来的。玻尿酸作为填充剂进入皮下组织后,其代谢与玻尿酸分子之间的交联链接有关,通常有半年以上的代谢期。不同品牌、不同工艺、不同部位的玻尿酸代谢速度会有差别,第一次注射和多次累积注射也会有存留时间的不同。

黄益明也进一步解释称,填充的玻尿酸要看具体的产品特性,例如是双相玻尿酸还是单相玻尿酸,二者代谢时间也不同,医生在注射时也会用于不同的部位。双相玻尿酸中,游离的玻尿酸单分子比较多,会首先被机体代谢吸收,硬度相对自然柔软,适合填充苹果肌、鼻基底等部位,高烧下加速代谢的概率会大一点。还有一类单相玻尿酸,则主要用于塑形,硬度也会较高,玻尿酸交联更高更紧密,短时间一般不会轻易被代谢吸收。

杨翠霞同时提醒道,注射填充后的玻尿酸在体内的存留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脆弱,早期玻尿酸分子链接紧密,后期玻尿酸分子会相对松散,每个部位代谢速度也有差别。“我们主张适度合理的定期补充,维持年轻态。”

(法治网)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